提及和田玉,大家都知道籽料珍贵,但其实山料中也有很多宝藏,它们产自昆仑山深处,虽无籽料的绚丽皮色,却凝聚着昆仑精华。本期小课堂我们将深入昆仑腹地,带你了解那些来之不易且不可不知的山料。
和田玉山料是昆仑山脉的原生玉矿,直接从山体中开采而出,保持着最原始的形态,也称为内生矿。籽料则是山料经过各种地质运动崩落入河流,经千万年河水冲刷而成,称为次生矿或外生矿。还有一部分山料经风化崩落,被雪水或雨水冲至河流中上游,我们称为山流水料。
简单来说,山料是“原生态”的玉石,而籽料是经过河水“美容”后的玉石。因此山料的形状多为不规则,棱角分明,表面粗糙、多裂。而籽料在河水的冲刷洗礼下,通常质地更加细腻,表面光滑油性好,有斑斓的皮色。
山料的开采十分不易!好的玉料通常深藏于海拔4000至5000多米的昆仑山脉上。虽然如今部分区域大型机械能够进入,但仍有很多地方因地形险峻,机械难以抵达,开采仍需依靠较为原始而艰苦的方式。也正是这份浸透着汗水和艰辛的来之不易,更凸显每一块优质山料的珍贵与不凡。
昆仑山广袤无垠,孕育出了很多优质的和田玉山料。圈内常说“且末的糖,若羌的黄,黑山的料子美名扬”,由此不难看出且末料、若羌料、黑山料都是知名的山料,当然还有大名鼎鼎的于田料。
于田山料产自新疆于田县。这里的山料质地细腻,油性脂粉好,白玉纯净明澈,据说自清朝时期就开始开采使用,尤其是“95于田料”白度超羊脂,透光无结构,更是传奇般的存在,但如今已矿脉枯竭。现在于田多以青白玉、青玉为主。
和田玉圈流传这么一句话,“天下好玉出和田,和田好玉出且末”。且末县是整个新疆和田玉山料产量最大的基地。且末料玉质纯净、结构细腻、密度高、油性好、盘玩的时候容易出包浆,主要盛产糖白和糖青的料子。
若羌属于三大糖山料矿区之一,其糖山料的肉质普遍呈青黄色,质地多细腻,油性非常好,脂度也有,以若羌黄口最为出名。
黑山料产自昆仑山腹地的黑山村,这里被公认为是玉龙喀什河籽料的源头,所以自带神秘感。黑山料是公认的最接近籽料的一种山料。优质黑山料能与好的和田籽料相媲美,但现在也是凤毛麟角了。
且末料被称为“山料之王”,可不是浪得虚名。它凭的是三大硬核实力:油性碾压、糖白玉霸主和盘玩性。
且末山料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油润度不错,很多老玩家都认为且末的糖玉是“油润之王”,有的甚至可以和籽料媲美。
且末出产青白玉、青玉、白玉等,但且末糖才是且末料中最出名也是产量最高的。其以油性好,密度高,糖色美著称,有且末黄糖、且末红糖、且末翳糖。其中最受玩家追捧的是且末金山老坑的红糖料,颜色漂亮均匀、油性十足。
另外,且末料的耐盘性无敌,越盘越油润,越盘包浆越浑厚。
相比于市场上的其他山料,于田料的产量相对要低得多,市场上好的于田料可以说是一料难求。当然,于田料中除了“95传奇”之外,如果你遇到下面这些精品,那可要抓紧收藏。
于田青花:于田料中的青花可是山料青花中首屈一指的存在,它出自一个叫齐哈库勒的玉矿,也俗称“青花矿”。这里出产的青花玉料有着堪比籽料的品质,其整体黑度比较高,而且没有那么散,白肉部分白度也不错。
于田青玉:青玉、青白玉是于田料中目前开采相对较多的。于田青玉的颜色整体比较淡雅,玉质细腻,油感好,做出的成品效果非常接近籽料。
于田白玉:“95于田料”是于田白玉中最顶级的传奇存在,除它之外,于田料中也有很多非常好的白玉。比如阿拉玛斯玉矿就被誉为是皇家玉矿,从清朝开始的宫廷用玉都是出自这个矿坑。这些玉料无论是白度、细度还是油性等各方面都堪称山料的典范。不过于田白玉产量较小,所以“且遇且珍惜”。
于田冰底料:这种玉料因为玉质有冰感而得名。当然,这种冰透不是单纯的冰感通透,而是还带一种胶质感,让它有温润之美。不过,这种玉料也比较稀有。
严格来说,黄口料并非真正的黄玉。和田玉黄玉属于原生矿珍稀玉种,其色如蒸栗,质若凝脂,光泽温润柔和,存世量极少;而黄口料则是泛黄绿色调的山料统称,多数呈现青黄或黄绿色,达不到黄玉的标准。黄口料产地非常多,以若羌出产的为上等佳品。
若羌黄口之所以闻名遐迩,是因为它色正油足、细糯兼备。黄口的色域广,从鸡油黄到鹅黄、柠檬黄、淡黄、青黄等,其中以鸡油黄为上品,但真正的“鸡油黄”现在已不多。需要注意的是黄口料颜值虽高,但普遍存在多裂、含棉、杂色等特征,能取到好料子确属不易,所以遇到品质上乘的黄口料那就赶紧拿下吧。
山料并非籽料“平替”,而是自成一派的天地瑰宝!每一种山料都有它独特的魅力,玩玉之道,贵在读懂这份天地本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