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边角料到收藏新贵,“鸭蛋青”为何成为和田玉新宠?

几年前,鸭蛋青作为和田碧玉的“夹层料”很少有人问津。但近年来,它却凭借无结构的细腻玉质低饱和度的青雅色调备受瞩目,成为和田玉市场的新晋黑马。本期玉器课,我们将全面分析鸭蛋青的成因和特点,助你掌握收藏先机。

鸭蛋青虽然带一个“青”字,但它并不属于青玉,而是和田碧玉中的一个品类。它因色泽酷似鸭蛋壳的淡青绿色而得名,是碧玉颜色体系中的一种独特表现。和田碧玉有很多种,最著名的是“四大美人”菠菜绿、阳绿、苹果绿鸭蛋青,鸭蛋青作为新起之秀,因其玉质和颜色,近年来价格飞涨。

鸭蛋青的形成过程较为特殊,它通常出现在碧玉原石的夹缝中,可能与碧玉内层的其他绿色共同出现,只是它们位于不同层面,因此也有人把它叫做“夹层料”。它有时也可能单独存在于一片碧玉玉料中的某个角落,这种特殊的形成位置使得鸭蛋青的产量非常有限。

鸭蛋青的颜色定义范围比较宽广,从闪绿到闪蓝,从绿灰到蓝灰都可以说是在其范围内。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粉青、粉绿、瓷白、瓷蓝等。

粉青是青中透蓝,弱光下泛粉调,没有沉闷的灰色调,色匀成青靛,细腻如脂粉。瓷白颜色浅且偏白,类甜白釉质感,光感温润柔和。粉绿是青中偏绿,有点像水粉绿。瓷蓝是青中偏蓝,在玉质上带一点瓷性。

目前市场上,粉青是追捧度较高的玉料。优质的粉青料子不但玉质细腻,正常自然光下无结构,上手手感好,而且在边缘位置会透一点点荧光。因其是典型细料,所以也有人称它为“碧玉中的羊脂”。另外,“粉青”作为中国传统色,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。它最早出现在南宋龙泉窑烧制的陶瓷釉色上,这种清新淡雅的宋式审美现在重新回归,与大家追求的自然、简约不谋而合。

鸭蛋青能成为现在市场的新宠,它确实有一些独一无二的优势。

第一,细腻的玉质。鸭蛋青的结构细到人的肉眼所能识别范围之外,视觉上看不到像其他和田玉种所呈现的交织状结构,非常干净,油润度也较好。

第二,较少的瑕疵。我们通常说碧玉最大的特征就是有黑点,但鸭蛋青基本没有。这是为什么呢?上面我们提到过鸭蛋青的成因,因为它通常形成于碧玉的内部特定区域,所以使得鸭蛋青在形成过程中受到的杂质影响较小,从而保持了较高的纯净度。

第三,高级的颜色。鸭蛋青从闪绿到闪蓝,从绿灰到蓝灰的低饱和度青灰色系呈现出独特的美学价值。这种低饱和度的色彩也完美匹配当下新中式极简风。

鸭蛋青也有优劣之分,要挑选一件品质好又自己喜欢的鸭蛋青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入手。

第一,看玉质。用专门的看玉手电筒侧向45度打灯看内部是否无结构,再90度近距离看是不是也无结构且质地均匀。如果都是这种状态,那这个玉料的细度就是优质的。

第二,看透明度。常见的鸭蛋青有两种:一种是油性料,看起来有油润感,透明度差,摸起来有黏乎乎的感觉,这种料属于鸭蛋青中的精品;另一种是水头料,看起来有一定的水透感,透明度较高,油性较差,这种料的价值就相对要低一些。

第三,看颜色。在自然光下,鸭蛋青碧玉的颜色一定要均匀一致,无杂色、不串色,色调不灰不暗。当然在条件允许且个人喜欢的前提下,粉青、粉绿都是比较好的选择。

第四,看瑕疵。由于其成因,大多鸭蛋青的原料层裂比较多,在雕刻时容易产生崩口,所以要特别仔细地观察货品的正反面、侧面,看是否有崩口和裂纹。

第五,看雕工。因为鸭蛋青容易产生崩口,比较考验雕工技术,所以我们选购时要对雕工的细节特别关注。看是否有锯齿状或钝角感,线条是否平滑流畅、图案是否清晰等。

如果以上5个条件都满足的鸭蛋青,那必是鸭蛋青中的精品了。

从鸭蛋青的逆袭,我们看到了和田玉收藏的不变定律——玉质才是王道,这才是真正经得起时间和市场考验的核心。